寻利率高地 跨城存款暴露出居民理财的困境|世界短讯

2023-07-03 09:07:15来源:中华财富网


(资料图片)

随着银行利率的一再降低,“跨城存款”也在都市里悄然兴起。那些没有踩准最佳存款时间的居民,只能选择“内卷“空间,跨城寻求为数不多的存款利率高地。比如,为了寻找更高的利率,最近,夏飞(化名)从上海飞往贵州去存款。在她晒出的存单上可以看到,贵州银行的某爱心存产品期限五年,协议利率达到%。  夏飞就此算了一笔账,在外地存入定期存款50万元,年化利率%,5年后收益约为万元;而在本地年化利率最高在%左右,5年后收益约为万元,两者相差2万元左右,即便将来回机票考虑在内也是划算的。据报道,像夏飞这样的跨城存款“特种兵”不在少数。  不得不说,夏飞算的是一笔很辛酸的理财账,它反映出的是居民理财的一种困境。夏飞的这笔跨城存款,让她在5年的时间里可以多收益2万元左右,如果扣除了往返机票及相反的费用开支,最终能否多收益2万元还是一个问题,这还不计算人工的成本。多收益2万元,按5年60个月计算,每个月增加的收益也不到350元左右,这或许真的就只是一家人上一次餐饮很节省的一点饭钱,稍微大方一点,350元仅仅只是一瓶酒钱而已,而且这酒的档次还不高。就为了这点蝇头小利,百姓就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去寻找,毕竟这种利率高地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到。因为利率的调整,银行之间是联动的,只不过有的银行(主要是中小银行)节奏要慢一点,其原来的老产品还没有下架。所谓寻找利率高地进行跨城存款,要抓住的就是这个时间差。  实际上,进行这种跨城存款也是有风险的。毕竟这种利率高地通常都只存在于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在这样的地方性中小银行存款,其安全性是最不能让人放心的。去年发生在河南的村镇银行暴雷事件,400亿存款凭空消失,这件事情国人还记忆犹新。所以将存款转移到地方性的中小银行,这显然是要承担风险的。  而要将风险控制到最小,存款的额度就必须控制在50万元以内。这是存款保险可以覆盖的范围,超过了这个额度,万一银行暴雷,多余的存款也就打了水漂。所以这种利率高地不仅难找,就是找到了,也不能多存,只能控制在50万元的上限。所以对于夏飞这样的跨城存款“特种兵”来说,想多赚一瓶酒钱也不容易。  这暴露出来的是居民理财的一种困境。在银行存款利率一降再降的大背景下,如何让居民手上的资金能够保值增值,这显然是居民非常关心的事情。毕竟居民曾经热衷的银行理财产品如今不再刚性兑付了,居民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甚至有亏本的风险,就连本金的安全都没有了保证。因此,为保证本金的安全,居民只能选择将钱存放在银行里,尽管银行的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但毕竟本金的安全还是有保障的。在这种情况下,居民们当然会寻找利率高地,存款利率高1%总比低1%要好,居户们会因此有“赚到了”的感觉。  这种跨城存款的出现,对于基金业来说是一种打脸。将银行存款转化为投资,这是20余年来高层的一个美好愿望。然而,这20余年来,居民的银行存款金额越来越高,不仅居民的银行存款没有转化为投资款,相反为了多赚1%的存款利率,为了每个月能多赚350元,“夏飞们”居然从上海飞到贵州进行跨城存款。如果我们的投资基金能够形成良好的赚钱效应,能够给予投资者稳定的投资回报,生活在金融业发达的上海市民,又何须要飞到偏远的贵州去进行跨城存款呢?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生活在上海的“夏飞们”飞到贵州去存钱,显然是“夏飞们”没有寻找到上海那些投资基金的投资机会。毕竟去年我国公募基金亏损了万亿,而今年公募基金的亏损还在继续。在这种情况下,“夏飞们”如何敢把自己的救命钱、血汗钱交给基金来打理呢?寻找利率高地也就成了“夏飞们”的选择,这其实也是对公募基金失望的一种表现。如果公募基金能够形成赚钱效应,“夏飞们”又何必要辛辛苦苦地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呢?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