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边文雅,他在那边诬告 观察

2023-03-29 20:23:20来源:腾讯网

北宋神宗熙宁年间某一日,陕西某县的知县出县城去体察民情,一路走着就来到了城外某村的一座寺庙。


(资料图)

主持见着知县来了,挺热情地招待了他一顿斋饭。吃完饭以后,知县就在寺庙里闲逛,发现临着走廊的一间僧房敞开着大门,空无一人。

知县在门外看了一下,房间陈设颇为雅洁,靠着窗户的桌上还放着一瓢酒,他觉得这个僧人应该也是一个文雅之人,于是胸中那颗文化人的心脏开始怦怦乱跳,情满自溢。

他转身找人了笔墨,就在僧房的窗户纸上题了一首诗:

尔非慧远我非陶,何事窗间酒一瓢。

僧野避人聊自醉,卧看风竹影萧萧。

“慧远”指的是东晋的一代高僧慧远禅师,“陶”指的是东晋名士陶渊明,两人互相欣赏对方的才华,慧远为了邀请陶渊明来做客,不惜破戒请他饮酒。这一段往事成为僧俗交友的佳话,为历代文人所追崇。

知县这首诗虽然算不上是什么顶级作品,但是能够将这个根本不知道是谁的僧人跟自己的这一个灵魂邂逅升华到慧远和陶渊明的境界,并且写得也算潇洒自在,倒也颇有几分才情。

但是没想到,就是这首诗出事了。

这个僧人并没有慧远禅师那么纯粹的心灵,并且他正好和知县有仇:他俗家的一个亲戚因为犯事被抓到县里受了惩罚,心里憋着一股气想要寻机报复。

现在机会来了。

僧人等知县走了以后,将窗户上的题诗裁了下来,然后写了一封状纸递到了更高一级的陕府。

在状纸里,僧人是这么描述当时的场景的:“我有一位施主,带着酒来寺庙找我。正巧当时我有事出去了,他就在我房中等我。结果这时候知县就来到了寺庙,我施主便出门避让,将酒留在了房中。谁知道知县经过我房间的时候,趁着里面空无一人,将施主的酒全部喝了。其实吧,知县喝一点酒没什么问题,但是我施主还带着一套纯银的酒具,知县喝完酒以后,这一套酒具也不见了。我倒不是说知县大人偷了,但是他手下的县吏手脚是否干净,我就不敢保证了。我施主说,酒具上刻了名字,现在他正追着我索要。我实在是没办法了,请知府派人去将我施主和县吏一起带到陕府来调查清楚,还我一个清白。”

僧人的这一条诬陷计策非常恶毒,知道不能从知县身上下手,但是可以从他身边人那里下手。

他敢于到陕府来告状,大概率已经将一套刻了名字的银酒具藏到了县吏的家中,只等着陕府派人去搜查就能“人赃并获”。到时候,县吏能够攀出来知县最好,攀不出来也能因为知县管教不力受处分。

但是当时陕府负责处理这件事情的人是范纯仁,范仲淹的儿子。

丰富的基层经验让他一眼就看出了这起案件的不合常理之处,他当即质问这个僧人说:“你是一个僧人,居然敢在僧房跟人喝酒?再说了,谁丢失了东西,让他自己来理会,哪有让你来索要的道理?”

说完,范纯仁让人把这个僧人打了几棍子赶出了衙门。

下班以后,范纯仁拿着这张状纸对自己的子侄们说:“你们今后做官,要记得时时警惕、处处自重,千万不要给小人留下可乘之机。”随后将这一封状纸和作为证据的窗户纸一把火烧了。

知县过了一阵子才知道自己经历了这么一出,冒着冷汗给范纯仁写了一封感谢信。范纯仁作为一个做好事不留名的人,自然也不愿贪这个人情,把信还给了信使:“不记有此事,自无可谢。”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