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大赛,中国自信得很!”(来这里打卡(44))

2021-12-02 14:12:40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1961年4月5日的人民日报头版。

北京工人体育馆先后承办1990年北京亚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世界大赛,见证了邓亚萍、邹市明等中国运动员的夺金时刻。
海外网 李帛尧制图

扫码观看视频

灯光亮起,北京工人体育馆内,一张斑驳的墨绿色乒乓球台静立在场地中央,却让记者感觉到强烈的气场。坐在看台上,似乎能听见乒乒乓乓的来回击球声,穿越时空,叩击心灵。

这张球台堪称“镇馆之宝”。馆长陈爽说:“它已经60岁了,跟工人体育馆同龄。”

1961年4月4日,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就在这里打响,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举办世界体育大赛,来自全球的200多名乒乓球高手齐聚北京工人体育馆。“今天,这个圆柱形大厦内,洋溢着庄严、友好、团结的气氛。主席台上方天蓝色帷幕上,悬挂着象征五大洲乒乓球运动员的五色会徽……”次日的人民日报以《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揭幕》为题,在头版头条报道了当时的盛况。

那届世乒赛上,中国队一举夺得男子团体、男子单打和女子单打3项世界冠军。徐寅生在与日本选手星野展弥的比赛中连扣“十二大板”,创造了世界乒坛的经典时刻;容国团在赛场上喊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时代强音,振奋了无数国人;中国运动员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英姿,也给正在艰苦奋斗的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精神鼓舞。

“2012年,徐寅生老先生听说工人体育馆还保留着当年的案子(球台),特地赶过来看。他非常激动,讲了很多当时比赛的故事和细节,我们大家都特别感奋。”工人体育馆场地部主管孟田生说。

1961年世乒赛后,工人体育馆承担起国际体育馆的职责,乒乓球、篮球、排球等重大体育赛事都在工体举行。伴随改革开放,这里也成为北京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心,国内外知名歌手演唱会、国际时装表演等一场接一场,记录着中国的自信开放和人们的多彩生活。

1990年,刚成年的陈爽和孟田生来到工人体育馆。他们跟这座体育馆一起,亲历了新中国成立后体育事业的一个新突破——举办第11届亚运会。这届亚运会上,17岁的乒乓小将邓亚萍在工人体育馆一战成名,连夺3枚金牌。

也是在1990年,邓小平同志在考察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亚运村时,提出“申奥”的目标:“中国办奥运会的决心下了没有?为什么不敢干这件事呢?”

2008年那个夏天,中国圆了百年奥运梦。改造后的工人体育馆再次见证历史,承接了北京奥运会拳击赛事。“当时,好几位到了退休年龄的老师傅来找领导,都想延长工作时间,为奥运服务。”陈爽说。北京奥运会上,邹市明在工人体育馆赢得中国拳击史上首枚奥运金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一次在馆内奏响。

北京奥运会后,随着全民健身蓬勃开展,工人体育馆成为首都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记者采访时,正逢北京市朝阳区产业工会在此举行职工乒乓球比赛。“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我在这儿都打过!”走下球台,北京易事达投资有限公司员工邵杰意犹未尽,还拉着记者来上几个回合。“工人体育馆的年纪和我父母差不多,在办过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场地上打球,过瘾!”邵杰说。

北京市朝阳区总工会的杨翠从小在工人体育馆附近长大,她说:“这儿是北京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如今,比邻体育馆的工人体育场正进行改造复建,未来这里将建成国际一流的专业足球场,承办2023年亚洲杯足球赛。十几公里外,比工人体育馆年轻几岁的首都体育馆已举行完测试赛,不久后,首体将是2022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项目的赛场。

历史悠久的工人体育馆也在期待蝶变。“工人体育馆有辉煌的昨天,一定也会有更好的明天。办大赛,中国自信得很!”陈爽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馆里许多同事近几年积极加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筹办工作中,为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尽责尽力。

从1961年世乒赛到1990年亚运会,再到2008年奥运会,北京工人体育馆承办的国际大赛项目不断增多、级别不断提高,映现了中国体育事业由弱变强的腾飞。从2008年夏季奥运会到2022年冬季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馆“水立方”、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等一座座体育地标陆续建成,展示着中国举办体育大赛的能力和信心,也成为中国国力日益强盛、民族精神振奋的亮丽缩影。

国运兴则体育兴。跨越一甲子,悦耳的乒乓声仍在回响,这是中国节奏,更是中国力量!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