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三评“种草笔记”之一:真实岂能随心所欲

2021-12-02 14:09:52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原创稿

出去吃个饭,内容社区中拍着胸脯保证的美食推荐,一口吃下去简直怀疑人生;网上购个物,素人博主信誓旦旦的好物分享,让人对 “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天差地别有了更刻骨的认识;出门旅个游,“种草笔记”里如梦如幻的人间仙境,竟然只是一层“鬼斧神工”的人工滤镜……现如今,一些主打真实和分享的“UGC(用户原创内容)”平台,正在沦为天花乱坠的营销软文集中地,不仅无助于提升消费体验,还成了槽点满满的重灾区。

“种草”是一个网络流行语,含义大致可以归纳为,通过在网上分享自己认可的信息,促使他人产生认同。“种草”流行,源于掏出真金白银前,不少人都有货比三家的习惯,都想听听“过来人”的建议。正是瞄准这一互联网新蓝海,很多UGC平台在空前激烈的电商竞争中异军突起,催生了过亿级别的内容分享社区、消费决策平台。随手一翻,似乎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打捞到商品价格、使用体验、注意事项等独具慧眼的内容,反过来也乐于为他人提供真诚的建议和帮助。这种基于信任的信息共享、情感共鸣、社区互动,是UGC平台发展壮大的比较优势,也是其在网络潮流中站稳脚跟的立身之本。

但是,真实才是构建信任的前提,体验才是黏性持续的关键。倘若打着“高质量笔记”“高品质生活”的旗号,实际上干的却是商业营销、品牌推广的买卖,那么损害的就是平台的商誉,透支的就是消费者的信任。“你爱看的‘种草笔记’,可能是3块钱1篇”“我才60个粉丝,就有人给我发私信问接不接推广”“第一段用‘我’写提高真实性,第二段突出卖点,第三段加深印象”……这些图片P了又P、文案改了又改、滤镜换了又换等套路化、格式化、模板化的操作,促使曾经皆大欢喜的“避坑宝典”,事实上沦为愿者上钩的“坑人指南”。

平心而论,客观评测与主观评价是一对固有矛盾,内容分享与消费导向也很难严格区分。只不过,“种草笔记”也好,“种草代发”也罢,拒绝上当受骗是消费者的底线也是红线。

互联网时代,越是充斥着各种虚拟信息,越能衬托出真实的难能可贵。当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过关的时候,再巧的营销、再美的滤镜、再多的口舌都是徒劳。所以对消费者来说,选择真实还是虚假,这从来都不构成一个问题。“种草”由心,“拔草”自愿,唯有真实不能随心所欲。

关键词:

相关阅读